top of page
293353915_510149270911785_802421462639327223_n.jpg

以人居間
之一:回首見前塵

@ 輔仁景觀第二屆  綠種子友善農家- 丘天

最近常看一些小說,文思頗受影響,兒少記憶有點斷續,且作志怪傳奇看看,多數不過博君一笑。

 

五十年前,正是記憶尚有尚無的年紀,但不管如何,多多少少還記得幾件事。我在兩歲半進了幼稚園,主要的記憶離不開幼稚園的生活範疇,諸如早晨娃娃車來到家門口之前,緊張與緊湊的步調總是困擾著我,而到了幼稚園門口,所有的小朋友下車列橫隊,例行檢查手帕、衛生紙與手指甲,每當這個時候,我都是經常性的處於心虛狀態。這種類似無間地獄的折磨,在我深思熟慮之下,認定極有可能是因為入學之後,發現一個園裡的驚天秘密,才影響我在上學這件事上面,像是缺了一根筋,在學習上的記憶也就乏善可陳,差不多兩件事就能交代。其一是上中班開始學識字,都是一些筆畫簡單的,像是大中小這些,真的,我還記得老師教學時的一些畫面,其二就是在某個上課時間,我看到窗外的鞦韆上,坐著一位不認識的大哥哥,正歡快地盪著,當時眼中其實有點茫然,說不上是氣惱嫉妒還是渴望自由,只默默喊著為什麼呀…至於那個驚天秘密,每每想起,還是會有莫大的驚訝與落寞,但說穿了,其實在大人的世界根本不算回事,簡單的說,這問題就出在園裡提供的點心上,那一大鍋綠豆湯裡,只見三三兩兩的綠豆皮在清水裡浮浮沉沉,心裡除了驚訝綠豆的行蹤,還想補問一句「有加糖嗎?」自此小小人腦袋裡算是有了初步的世界觀,難怪總說食衣住行,食排第一無誤,民以食為天嘛!

12052554_1656916037885241_5257613158535819602_o.jpg

回首

 

儘管小小人的世界,跟生活周遭的環境還沒有太多的互動,但關於整個大環境,透過媽媽的記憶,也能夠稍微的窺探一二。在現在的台北建國花市附近,當時別說是花市,連建國高架橋都還沒有影,多的是一眼能望到底的平房,在小小人無法觀察到的地方,媽媽說有著許多的稻田,這跟我的童年記憶倒是有一些脈絡可循。在我上小學前後的那幾年,附近的稻田應該早已消失,低年級的暑假常常跟隨鄰居大小孩們一起四處遊蕩,見到過一些可能是遺留演變的田野風光,像是布袋蓮池塘與其中的泥鰍?還是鱔魚?小小人這時已經是小小孩了,對於泥鰍鱔魚還沒搞清楚,也曾在那土堤上遇到蛇,心裡有些莫名的好奇,卻沒甚麼害怕,反而是常常經過的芭樂園比較可怕,在園裡有整排放置樹下的蜂箱,蜜蜂鼓翅的聲響讓人不自覺的想要快速通過,那聲音彷彿是來自惡魔的恐嚇,讓人頭皮發麻,若是招惹上了,小小孩自信是跑不過。現在從農之後才知道這完全是誤會一場,天氣太熱時蜜蜂會鼓動翅膀幫助蜂箱內降溫,除非是站在蜂箱前面擋住了蜜蜂出入口,才可能會有意外發生,小小孩算是白擔心了好幾年。

其實我相信小小人是見過稻田的,在我一歲之前是住在中和,媽媽說我們住的房子旁邊就是一大片稻田。有一次媽媽在家裡打掃時發現,小小人不知什麼時候竟然爬上窗戶,飽覽了窗外風光,嚇死媽媽了。說個題外話,千萬別找我問為什麼不足一歲的小小人能夠爬上窗戶?我絕對硬掰,說我從小骨子裡就潛藏著施展輕功的慾望,信不信由你。還別說我十幾歲真得到一本輕功秘笈,有模有樣的照練,不過後來上高中才知道真的是已經晚了。根據國術社指導老師親口證實,曾見他師父在落日餘暉中從平地一躍上了二樓,他花了七年時間跟著師父學習輕功未果,最終不得不放棄。書上說七八歲之間開始練功最佳,最遲不能超過十歲,因為這個黃金年齡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,他卻已是年過二十,而我年過十幾也是不行的,更何況我還沒有師父指導。雖是如此,我卻練就了夜間視物的好眼力,算是額外的收穫,這是屬於輕功在夜行訓練的一部份。

說到夜間視物,準確的說應該是在低光度下,對於色彩暗部仍有較高的色階分辨能力,也可以說是感光度較好。在黑夜或暗室之中,尤其是半夜起床上廁所,眼神朦朧,在沒有月亮或燈光照明的情況下,一般人只會覺得眼前一團黑乎乎,但擁有這種能力卻可以很快的分辨出視線中的畫面。這在後來從事色彩相關的工作上有著很大的幫助,但相對於現在的農事工作,乍看之下似乎沒甚麼關聯性,不過在割草作業時就能體會出來,這種幫助也是相當大的,眼力不好的人沒割對草不說,誤傷了作物可就不妙。

17389011_1862323007344542_3488265626651739773_o.jpg
13920167_1759730840937093_5342288796097370317_o.jpg

奇妙際遇開啟自然敬畏之心

 

有天晚上我又去操場練跑磚,跑著跑著忽然發現右手邊有螢光閃爍,而且還會跟著我跑的方向移動,我立即穩住身形,回頭去找那神秘之光。想說會不會是螢火蟲?看了幾秒後,心裡非常肯定絕對不是,雖然活了十幾歲也沒認識過螢火蟲長怎樣又怎麼的發光,我很篤定十成十是個怪東西。因為在那幾秒鐘裡,心中迸出了巨大的震撼,整個人感覺被定格在那裡動彈不得,也曾有一瞬腦袋一空,竟懷疑是什麼鬼火發出的光芒。諸般驚疑不定後我漸漸冷靜,仔細觀看一番反而興奮起來,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從未見過的生物,甚至可以說是超出人類認知的莫名物種。看其形狀像是一條細長的小魚,卻能在虛空中自由游動,其身長度約五公分,高約半公分,尾部不停左右扭動形成好幾個彎曲,真像條魚悠哉游哉,詭異的是全身散發藍色混合些許黃綠色的螢光,就在我腰部以上的高度緩緩以直線行進。我彎著腰跟著那發光體向左不斷移動腳步,專心的想要看清楚那螢光之下的軀體長什麼模樣,但在黑夜之中卻一點辦法也沒,彷彿是純粹的光影一般。那時候我真的看呆了,接著我變得開心起來,好像發現了新世界一樣,再次刷新我的世界觀,從此對於大自然更有了別樣的情懷,就好像仰望著浩瀚夜空,映入眼簾的閃爍星光總會帶給我平靜與謎樣的激動,也深深體會到人之渺小真如滄海一粟。當時我就在想,沿著跑道外側也只是狹長的空間,長了稀稀疏疏的雜草與一排樹木,再來就是圍牆了,圍牆外頭是小型院子與一層樓的教室,但究竟是怎樣的環境能夠有這樣的生物出現?直到現在我還是想不明白,也未曾再見到過類似的生命體。

10471023_1520157658227747_476054027975484586_n.jpg

​結語

時至今日,兒少成長之地已是高樓林立,再無一絲鄉野味,那其中是一種關於生命氣息的記憶。

© 2022 by Taiwan Fu Jen Landscape Association.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