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12052554_1656916037885241_5257613158535819602_o.jpg

以人居間
之三:來者猶可追

@ 輔仁景觀第二屆  綠種子友善農家- 丘天

今年田裡自從五月過後就沒落過一滴雨,接連三個月迎來無比艱苦的高溫與乾旱,黑豆還沒成熟就有很多已經曬成乾。這是連續五年颱風沒有進來,酷熱最嚴重的一次,很多土地已成焦土,連大花咸豐草都能整片的消失,甚至山邊的林蔭下,野生的草本也難逃一劫。新聞報導當地七月份降雨量是十五年來最低,僅11毫米,茶農損失近百萬,蔥農損失愈億。

 

氣候變遷劇烈,降雨愈趨兩極化,無疑是給農業一個巨創。工業革命以來,在資本主義與消費主義推波助瀾之下,人類濫用資源已經到了極致,除農業外,其他方面也正嚐著惡果,各種環境污染災害不時侵害人類的生活。

10926243_1553274314916081_4204342458381191761_o.jpg

全球暖化對全人類的影響...

全球暖化至今已經具有很大的威力,十足有感,導致聖嬰現象的加劇尤其影響人類生活。很多人視地球為一個巨大的生命體,雖然以人類的生命比較,是極為緩慢的在進行其生命週期,但一個星球的衰敗,最終也是有到來的一天,我們生命短短當然是遇不上,但地球生病卻是遇上了,何其有幸還是人為造成的,這不就是天作孽猶可違,自作孽不可逭的真實寫照嗎?

 

上大學的時候,在一本小冊子上得知臭氧層出現破洞,首次認識了氟氯碳化物這個元兇,然而當時一般民眾包括我自己,對此卻沒甚麼實質上的感覺。實際上臭氧層愈稀薄,造成紫外線輻射增加,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會增加罹患皮膚癌與白內障的機率,而紫外線與汽車尾氣反應會產生臭氧,臭氧對於人類具有毒性,會刺激呼吸道與眼睛黏膜產生刺痛感。1987年蒙特婁公約簽訂,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,試圖補救這個天上的破洞,至今超過三十年,已經見到了恢復的趨勢,臭氧層的破洞正在縮小,有望在本世紀中葉癒合,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。

1799934_1587446318165547_7037952973253680222_o.jpg
11148662_1587446384832207_531389651696770156_o.jpg

迎接有機農業,擁抱永續發展

一氧化二氮是強溫室氣體,相關的研究在這幾年有新的發現,指出一氧化二氮是除了二氧化碳與甲烷之外,第三大的溫室氣體,這種主要來自農業化學肥料的貢獻,想必農民也要高聲喊冤。為了解決溫室效應的危機,全球對於碳排放的控制已經形成共識,宣稱126個國家包括台灣要在2050年達到碳排淨零,其中也包含對於甲烷的管制,因為甲烷雖然沒有二氧化碳排放的量大,但引發溫室效應卻更快。一氧化二氮也不遑多讓,吸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三百倍,多希望這儘快引起高度重視,不久也能列管在冊,最好是能夠制定出一個慣行農法的替代方案,讓化學肥料走入歷史,迎接永續循環農業的到來,這並非不可行,而是要不要作為罷了,畢竟說俗一點這不過是利益的轉移,在人類的進程中也不算什麼難事。

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人生中有些事物是超越生命的,至少匈牙利的愛國詩人裴多菲是這麼認為。你我的心中,是不是也有一些超越生命的人事物呢?

玉米田的特寫

© 2022 by Taiwan Fu Jen Landscape Association. 

bottom of page